没有固定的单位给他发工资,也没有谁给他买养老保险;没有人给他规定工作任务,也没有人给他下达定额指标!
可是,他没有因此松懈意志,没有因此而降低天职责任。他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告别故乡,辞别儿女,只身一人,走南疆,去北国,奔东海,赴西域,足迹踏遍三山五岳,身影落尽九州华夏,传播他的科学种养新技术,普及他的农村致富新成果。他让北方的葡萄在南方安家落户!让鲜枣在巴蜀大地一年三熟!他让花生在中原地域突破千斤大关!他先后在国内各报刊书发表科普文章2147篇,出版科技专著7部,近百万字。成百上千的农民兄弟,受了他的启蒙,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有人称他堪比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靠施展高超医术救死扶伤的白求恩,也有人称他是不畏千难万险西天取经普渡众生的唐三藏。
2006年,他在博鳌中国果菜国际论坛大会上荣获"科技创新科学 家"的称号:
2007年5月,他又被确认为全国科技农业顾问团成员,在北京人 民大会堂接受"全国致富能手"的嘉奖!
他,就是著名的水果专家、祖籍山东邹平县的古稀老人夏树让。
(一)
1954年,刚满19岁的夏树让,济南农业专科学校毕业,被分配到 胶州县农业局工作。
这是一个天资聪明且耿直的青年。他满腔热忱,利用当地优越,全身心地投入大白菜的栽培技术研究,上班没两年,居然培育出一棵重达52斤的胶州大白菜,送到中南海,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夸赞。这本是他进步的资本,不曾想却给他带来祸端,有人说他狂傲,眼里没领导, 1957年第一批确定右派分子,就毫不犹豫地把他打进这个行列!
在刚被打成右派的岁月里,让他去喂兔子、养猪。结果他喂的兔子大如羊,喂的猪壮如牛。原来,这个好动脑筋的青年,用的是科学喂养法,精粗饲料搭配,散放和圈养结合,缺钙就补土霉素。更让人叫绝的是,他能让兔子们、猪八戒们令行禁止,一声长哨,二十五只兔子、三十八只黑猪,都能欢蹦着赶紧集合,浩浩荡荡地跟他去坡里啃青。若有哪个家伙敢调皮,不守规矩,他就打开装满石子的挎包,取出一粒,准确无误地投向那肇事猪的耳朵与屁股,那家伙便立马会意,改邪归正。苦难的生活,他倒没感到痛苦。
不久,他被遣送回原籍——邹平县韩店公社肖镇大队接受改造。年轻漂亮、在县邮局工作的未婚妻和他断绝了关系,他是哭着离开胶县城的!地主出身,又加头戴右派帽子,可想他归家之后的心境。他实在盼望能得到一点生存的缝隙,正好提倡检举揭发可得奖赏,他便检举了父亲,说他对现实不满,还要与之决裂。
父亲遭到一次严厉的批斗,他却因此被评为先进分子,还到县里开了一次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他丝毫没感到荣耀,反倒更觉得卑鄙无耻。他无颜面对父老亲人,就隐姓埋名,闯了东北,当了一个盲流。后有幸进入鞍山钢铁厂第二炼钢厂15号炉当了一名工人。他勤奋,好动脑筋,而且有几项技术革新,很快受到领导的重视,准备发展他为共产党员。闻此讯息,他吓得睡不着觉了。他知道一调查,其身份很快就要露馅,很快要被开除,就在组织上让他填表的第二天晚上,他哭着偷偷离开了鞍钢!
阶级斗争的鞭子高扬在他的头上,使他无路可走。万般无奈,他又回到故乡。他先在酒厂劳动。村支部书记崔永锡见他能说会道,就让他到乡镇农业中学教书。一年后,又让他转到农中。他真是感恩戴德。邹平一带是棉区。他在教好学生基础课的同时,又潜心致力于棉花的高产研究,采用温汤浸种、营养钵育苗法,居然使村里皮棉亩产突破百公斤大关!
消息传到省城,大众日报社记者作了采访报道,夏树让把成绩归于村支书老崔英明领导的结果。老崔成了县劳动模范。夏树让因此也转了运,邻村有个叫刘桂英的姑娘看中了他,在村干部们的撮合下,他上门当了刘家的女婿。
(二)
1979年,夏树让的右派帽子被摘除。
从戴到摘, 23年!当初毛头小伙,己是两鬓发白,青春不在。
他又被招回到胶县农业局,分配在城南农业技术推广站。
他本来还想搞大白菜,可组织上偏偏安排他做一些与科研无关的活,诸如人口普查、计划生育、民事调解、统计报表等,他怎么也找不着感觉。不久,组织上又把救活城南化工厂的任务交给他。
他从张店农药厂请来一个工程师和化验员。这位工程师是他的老乡,技术权威;化验员是个女孩,既灵透又漂亮。他俩的到来,很快使搁浅的化工厂起死回生,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快填满空虚己久的库房,院里又充满运货走货的人欢马叫。
夏树让作为功臣,本来是应该为之记功的,甚至还有传言要提他为科技副县长,但万没想到,他却在这时被宣布停职检查,接受处理。原因是他写了一篇"一个农业技术人员的呼声"的文章,发表在1982年3月31日人民日报,批评当地政府与组织不重视科技人员的使用,使其难务正业,以至人才仍在浪费。特别是文章中有这样几句顺口溜:"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讨炭的,仔细一看是农业科技站的“,更让当地政府反感,说他是污蔑、攻击,恨不能再把右派分子的帽子戴在他的头上!
他的这一不幸遭遇,直接牵连到工程师和化验员,因为是他请来的,必须要辞退。工程师二话没说,回了张店;漂亮的化验员因为年轻,不想再回张店,而期望在青岛能找份工作。热心的夏树让就帮她在印刷厂找了一桩活。送她到青岛上班,不想出了大事。那时出外住宿,必须有单位介绍信,他俩没有。天色己晚,怎么办呢?幸好夏树让带有农技站空白信纸,他就顺手填了一张,说是夫妻关系。不料引起宾馆的怀疑,再作追问,他俩又都支吾搪塞,越发让人觉得问题重大。宾馆人员报了案。青岛市中山派出所派人到他的单位及家乡作了调查,很快证实是他说了假话。不由分说,拘禁了他七天七夜。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夏树让因冒充夫妻关系寻宿被拘留的消息,风一般传扬开去,恰逢这时又遇全国统一布置的"严打",气恨交加的领导首当其冲,将他列入"严打"的名单。
夏树让闻讯,吓破了胆。二十三年的右派分子被管制的生活,使他的身心倍受摧残,人生还有几个二十三年?他不能让灾难再度重复!
又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像逃离鞍山钢铁厂一样,含泪又逃离开胶县。
(三)
他拼命地奔跑,生怕后面有人追赶,更怕有人追上将他抓回。
他居然跑到海边。大海正在涨潮,波涛汹涌,浪花溅在岸边的巨石上,卷起千堆雪。
他爬到一块突出的礁石上,真想往下一跳,就此了此一生。但这时眼前却出现可怜的父母、可怜的妻子及儿女们的形像。
他跪了下来,乞求他们饶恕。他没有舍身跳海,转而却又腾起一个念头:我要是这么死了,岂不是什么也说不清楚啦?我有什么罪过?科技人员就是没务正业吗,我呼吁一下有什么不可以?我冒充夫妻关系,也只是为寻得住宿,并未做任何的坏事,凭什么要"严打"?我要抗争,证明自己的清白!
他从礁石上退了下来。趁着夜色,向老家邹平方向赶来。
他赶在"严打"队员头里,走进了邹平老家。向妻子儿女说明情况,顿时屋里一片哭声。妻子给他准备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催他快走;他又向年迈的父亲辞别,苍老的父亲抹着泪,掏出几十元钱,一句话没说,塞到他的手心里。
他拦汽车,扒火车,只想尽快离开山东地。
江苏省广播电台曾播发过不少他写的科普文章,他第一站就投奔了南京。可是他熟悉的一位编辑出差在外,未能找上。他只好又去新余县,新余县有买过他白菜种的客户。
到了新余县,正赶警方布下天罗地网,擒拿刚刚逃窜至新余的东北杀人恶魔"二王"!来往过客,路上行人,严加盘查。他身无任何证明,自然在被盘查之中。他无法脱身,幸好记住一个客户的名字。警察又找来这位客户,让其辨认,这才开释,没找麻烦。
这一场惊吓,使得他更加胆小。他不敢在江苏逗留,就隐姓埋名,继续南下,去了江西。南昌有一个叫魏文伯的客户曾让他寄过白菜种。富后不忘众邻,带动大家一块种大白菜,成了模范,江西日报头版还曾用"魏文伯爱国家美名远扬,夏树让传技术千里相帮"的大标题作过报道。
到了南昌,"严打"正紧,警车的呼叫,时常让他一阵阵心'悸:一卡车又一卡车的"害群之马",被从各个不同的角落深挖细找出来,在"从快审理,从速判决"的口号下,又被拉走。据说是流放到西部大沙漠中的监狱,去服刑改造。夏树让心惊的同时又有所庆幸,庆幸自己逃脱出来,不然,岂不是早被押送到西部大漠中的监狱里?
他找到了魏文伯。魏文伯正为大白菜得了霜霉病而一时愁得吃不下饭去。夏树让告诉他不必犯愁,并配出800倍的乙磷铝,和老魏一同喷施,很快使霜霉病得到控制。魏文博自是十分感激,以酒相待。并热情挽留他多住几天。走头无路的夏树让并未告诉他真实来意,只说到江西办事,顺便路过看看,也就住了下来。
这是夏树让人生中最窘迫、最尴尬、最无奈的时刻。说是路过看看,实际住了几天啦还没有走的意思,他实在没地方可去。为了不至于给老魏添更多的麻烦,他总是天蒙蒙亮就起床,告诉要出去办事,就离开魏家,直到天色很晚,他才回来。
他出去都干了些什么事呢?只是漫无边际地在田间土道上走动,打发时光,渴了就喝口地沟里的水,饿了就挖块木薯或掰过几个早熟的玉米啃。尽管一天饥肠辘辘,他也总是等魏家吃过晚饭再进家,而且总说己吃过饭。在他流浪民间的岁月里,他渐渐发现科学技术在农村实在需要普及。比如果树疯长不结果,农民们竟然不知道剪枝疏叶;蔬菜得了虫害和病害,不知道喷洒药物作防治;庄稼禾苗长势差强人意,不知道何时浇水施肥。他看不下去。便自备下很多的纸条和细绳,他把他发现的凡是需要打药、追肥、或修剪的蔬菜、庄稼与果树,分门别类地写上要打什么药,比例配方又是多少;该施什么肥、什么时候施;剪哪些枝、剪枝后又如何跟着管理,分别写在纸条上,然后再用细绳将纸条系在这些蔬菜、庄稼、或果树上。落款不敢写他的真名,不写又觉不庄重,他便写下"科技流浪汉"。
一时间,"科技流浪汉"在江西农村出了名。人们照了他的嘱咐,该打药的打药,该施肥的施肥,该剪枝的剪枝,很快便药到病除,优质高产,老百姓得到很大的实惠。
《南昌日报》闻此消息,就曾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寻找科技流浪汉!但他为了自身的安全,始终没有站出来明说,倒是细心的魏文伯看出了一些眉眼,诚心诚意地询问他有啥难处?需要什么帮助?夏树让这才不得不含泪将自己遭遇严打为躲避灾祸而不得己逃落在此的实情吐露出来,并诚恳地说:"如果您怕连累,我这就马上走!"魏文伯的眼圈有些泛红,他抓住夏树让的手说:"你上哪里走?这里就是你的家!你不该瞒我们,瞧你遭了多少罪!"说着竟也落下眼泪。
从这,夏树让就在魏文伯家里住了下来。
(四)
转眼半年过去啦。夏树让在魏文伯家里安全躲过了"严打"。
在避难的日子里,正巧遇上南昌郊区的黄瓜大面积得了霜霉病,而且久治不下。夏树让原本就是农业园艺专家,这下正好为他施展身手提供了机会。他连夜配置了一种药物,先从魏文伯居住的湖坊公社桃园村的黄瓜开始喷施,很快控制了病情。
南昌市郊区党委书记邓树根,闻讯亲自来桃园村拜访他,并在此村召开现场会,让夏树让现身说法,亲传黄瓜除病的秘诀。这时不少农户们已知科技流浪汉就是眼前的这位山东人,无不充满敬佩之情,又纷纷提出一些种植养殖方面的问题,夏树让都认真给予了解答。"江西日报"曾以找到流浪汉为题,对他作出报道。报社总编也是山东人,感其爱农支农的事迹,专门在报社招待所,开了一个房间,请他居住,吃饭也不要他付钱。专一让他帮助农民朋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农家百事通》的主编方家喻,不仅刊登了他十余篇带有指导性的科普文章,而且还聘请他为编辑。夏树让在江西南昌,找到了人生的坐标,体察到生存的价值。
一日,他在《农家百事通》资料室看报纸,忽地发现刘少奇被彻底平反的消息,从心底里为之感到欣慰。又闻刘少奇的长子刘源在河南新乡工作,任副县长,分管农业,不知怎地,他无端地升涌起一股信赖,想到他身边去工作,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扶持这位身心遭受重创的领袖的后代,开创出一片新天地。他居然给刘源写了信。
在表达自己心迹的同时,又毫不隐讳地讲了自己的右派经历,讲了因呼吁重视农村科技干部使用而险遭的迫害。万万没有想到,刘源副县长居然给他回了信,热情欢迎他来新乡工作。他满含激动的泪水,收拾打点起简单的行李,辞别了一个又一个善良的给了他保护的江西朋友,来到了刘源同志的身边。
夏树让是大白菜种植专家。他把胶州的大白菜良种引进到河南新乡,让菜农们都发了大财。这让刘源同志很高兴。他见新乡县花生亩产量最高不达600斤,而山东海阳县,亩产花生己突破一千斤,又决心把海阳县花生育种专家乔文堂挖到新乡。在他百般劝说下,乔文堂携带花生良种来到了新乡。重义重才重交重友的刘源同志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新乡县掀起了一场花生的革命,亩产也破天荒地过了千斤大关。
夏树让雄心勃发,他想发挥中原地区的天时地利,扩大高产花生的栽培与种植,切实造福一方百姓。可没有想到的是,乔文堂这时被海阳县又追回去了,在烟台日报还发表了"人才追回记"。
夏树让不得不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大白菜的推广种植上。但万万没有想到,不久,他去南宁出发,住在海军一个招待所里,胶县公安局两名警察却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将他戴上手铐,押回了山东。
原来,"严打"虽然过去,但夏树让所谓的污蔑大好形势及非法谋宿的问题,还没有结案。警方一直保持着对他的追踪。他们从邹平夏树让的家中,截获到夏树让在新乡县与刘源同志的照片,又通过刘源同志身边的人员,秘密暗访到他去南宁出发的消息,所以就赶到南宁将他抓获。
这位流浪的科学家,终于结束了流浪,回到原单位接受组织的处理。
毕竟时代变了,言者无罪,闻者当儆!这时己没有人再抓他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上的小辫子,而对他长期擅离职守、无组织无纪律多有微词,决定免于刑事处理,给予开除工资、留用查看的处分。
夏树让的心似乎轻松了一些。
但实际上,他的心里更加沉重了!
(五)
这时的夏树让,已经有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没有工资,靠什么养家糊口?留用察看,留到何时才能重用?察看到何时才能有尊严?他的心没法不沉重。
但岁月的磨练,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与打击,使他已经有了极强的分析判断力,有了顽强的挣扎与突围的能力。他读过万卷书,又己走过万里路,大千的世界,使他对胶县这个地方,已经看得很淡。这里本应是他出山的茅庐,不曾想成了他失败的滑铁卢,他实在感到了伤心。
他有很多的奇思妙想,有很多的科研打算,都想在这儿运作实现,可这儿的人偏偏不容他!有什么必要在这里苟且偷安等待他人有限的施舍与怜悯?真正掌握科学的人不应是贫穷的,而应是富有的!真正的科学家,没有省界,也没有国界!他不应是哪一个单位或个人的私有,而应是社会的财富。他在外流浪多年,没有被生活击倒,反倒越流浪越强大,这足以让他体会了知识就是力量,手中拥有老百姓急需用的实用技术,老百姓也正眼巴巴盼着要脱贫致富,他决心放弃在胶县被人"留用察看",毅然选择仍然还去流浪。
他又次告别了胶州。没有人为他送行,也没有人过来寒喧。他没感到难过,心头反倒还有着几分踏实,像捐了门槛的祥林嫂,已经消了孽,再不要担心被人抓去,再不要提心吊胆,矮人一等。流向哪里?广西。干什么?种葡萄!
夏树让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更是一位思想家,战略家。他从中国改革开放趋势上,预感到中国要与国际接轨,预感到中国的农业将会有一场大革命。过去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是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坚信东风压倒西风,心理定势在"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外国许多优良品种拒绝引进,而中国的一些品种又不断老化、弱化,比如葡萄,我们种来种去,酿酒的与鲜食的,也就那么几种固定的品种。
而莱西一个叫孙培杰的农民从日本引进了巨峰,在胶东半岛一落地就显出超群的品像和惊人的产量,很快使自己成为万元户,而且带领全村户户成为万元户,创造了中国农村的大奇迹。他已在心头作过不只一次的核算,孙培杰能做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孙培杰能靠巨峰葡萄致富,我们为什么不能扩大巨峰的种植,像他一样先富起来?科学家有科学家的聪明与睿智。在他流浪逃难的时候,已对巨峰的适种环境作了考察,发现两广、两湖、云南、贵州、巴蜀大地均可种植。一亩地可种333棵,每棵可控制结果10斤,这样亩产就达3300多斤,每斤的市价不低于3元,这样一亩收入就达1万元,这是种任何庄稼都不可比拟的。农民要致富,致富要有门路,这就是门路!他将他的想法,给广西自治区分管农业的副主席龙川说了,龙川同志非常支持,责成区科委及科协部门又作了一番论证,决心在兴安县发展三千亩,同时聘他为技术总顾问。
夏树让挣钱的机会不可阻挡地来到了。每棵巨峰苗木,在山东是2元钱,而在广西却是4元。除去包装运费,每一棵能挣一元,每亩则挣333元。三千亩的种植面积,足足有一百万滚进了夏树让的腰包。夏树让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从整地栽种,浇水施肥,除虫防病,搭架剪枝,每一个环节,他手把手地口传身授,苗木全部成活。他又利用高科技技术,教农民兄弟采用当年扦插或蔓压的方法,培育出了几百万株一类苗木,老乡们靠卖苗木当年就收回了投资。第二年在兴安又扩种三万亩,夏树让的收入又翻了几番!
金钱在某种意义上是尊严、荣耀、成功的代名词!夏树让彻底摆脱了乞讨、乞丐的心态,穿起了西装,扎起了领带,买了宝马轿车,在南宁购置了房子,而且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广西南宁花卉葡萄开发总公司"。
(六)
种子革命,风起云涌;苗木大战,愈战愈烈,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
巨峰葡萄刚刚被人认识,美国的黑提、红提等品种又登陆中国。
夏树让并没有因此被搞得眼花缭乱。他深知每个品种的兴衰都有其周期。他毅然按部就班,使尽自己的财力,在广西北海市采用公司十农户的方式,搞起二千亩的巨峰葡萄示范园。苗木长势分外喜人,又大又圆苍翠欲滴的果实也实在诱人。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来此拍电视、照相的媒体及人群也蜂拥而来,近路或远道的水果批发商也频频光顾。亩产3000余斤没一点问题,二千亩葡萄园,收获600万斤己是定数,地头批发价3元钱一斤,看来1800万元收入指日可待。就是拿出一半分给农户,自己还有900万元的效益,夏树让沉浸在兴奋喜悦的氛围中。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曾想到,一场台风这时袭掠过来!先是颗粒脱穗,纷纷坠地,既而棚架坍塌,果实成泥。狂风暴雨,把成熟了的果子吹得沟满嚎平,风停雨住之后,十几里路之外,好几天都能闻到葡萄酒酸的气味。
一个又一个的农户蹲在地头上,嚎啕大哭!
夏树让也满眼噙泪。他也想哭,但哭又有什么用呢?
个别不识情理的农户抓住夏树让,不让他走,说是你老夏让我们种的葡萄,你得赔!
夏树让提空了自己帐号上所有的积蓄,还不足以补上农户的损失,他不得不又卖掉轿车与房产。
他这时地地道道又成了一个穷光蛋。
真是祸不单行。正在这时,他的妻子刘桂英偏又病逝,离他而去。
夏树让满眼的泪滴像断了线的珠子,再也无法抑止,滚落下来。
一连几天,他粒米未进,只是蒙头大睡。
他的员工都离他而去,只有一个二十六岁的女孩子见他可怜,没有走,守在他的身边,三天三夜没合眼。
等他第四天起床了,下楼时不料一脚踩空,又造成了脚脖子骨折。
又是这女孩子背起他去了医院。接上骨,打上石膏,一个月不能下床,这女孩子又在医院陪了他一个月,她叫王静。
夏树让不无激动地对王静说:"人家都离我而去,你为什么不走?"
王静平静地说:"我不想在你最困难的时候离开你”。
夏树让眼里又闪出泪花:"你不该为我受苦!"
王静依然平静:"我相信你会东山再起,受苦只是暂时的!"
像是闻到一声春雷,夏树让的心被震动了!他一把握住了王静的手,激动地像是宣誓:"我会起来的,我一定起来!你永远是我公司的员工!"扑簌簌滴落的眼泪,湿润了王静的双手。
夏树让康复了。倒闭了的公司已无事可做。他给王静买上去湖南常德老家的车票,先让她回家照看父母,告诉她公司只要起来,他第一个就通知她再来。王静昕了他的话,含泪离开了他。
夏树让也离开了北海。他从报纸上得知青岛市莱西夏格庄三村出了个黑提大王周彦起,种植面积较大,他决定给他去打工!
(七)
夏格庄三村种植黑提面积达400亩。
这着实是上等的水果佳品,其果肉甘甜可口,可切片而食。超级市场标价30元一公斤,一般的中小城市,根本还见不到。至于种植黑提的农户,更是少得可怜。
物以稀为贵。这也正是夏树让要来此打工的动因。他要破解黑提的栽培与种植。他是一位懂科学的人,只要他拥有并掌握了黑提,他就有能力征服全世界。
周彦起知道这位年近古稀的科学家的能耐,把黑提苗木种植销售的任务交给了他。夏树让是那种给其一个支点,就敢撬动地球的人,他立即调动起自己的人力资源关系网,迅速在河南、湖南、海南、云南等地布下种植点。4元钱一棵苗木,他将周彦起四百万棵苗木全部销售一空。周彦起挣了大钱,他从中也有了不菲的收入。
夏树让又是一位观微知著、一叶知秋的人。他从市场对黑提苗木的渴求上,看到巨大的商机。一年四季,叶绿叶黄,靠大自然恩赐,需一年的时间,才能培育出苗木,这太慢了。他想起了组培,利用高新技术,利用温室可以缩短苗木成长的周期,满足人们的需要,黑提崛起,这是千年不遇的机遇,为什么不可以运用组培方式,来繁殖培育苗木呢?他想到了这一点,正好河南新乡有位房地产开发商也想到这一点,并且他已经有了三百余亩的苗木基地。夏树让立即与这位开发商作了联系。开发商喜不自禁,欢迎夏树让加盟。尽管周彦起百般挽留,但终因他池小水浅,留不住这条大鱼,还是让他游走远去。
夏树让来到新乡。这是他再度的复出。十多年前,他在这里成功地使花生突破一千斤,成功地让胶州大白菜在这里安家落户,产量突破20000斤,现在这里还依然留传着他与刘源同志不少的佳话。
可惜刘源同志已不在了新乡,而去京城做了大官,这令他既留恋又怀念。刘源在天冷时给他送过大衣,天热时递过扇子,渴时给他端过水,饿时给他送过窝窝头和辣酱,这不能不让他怀想。他来这里发展黑提事业,他暗暗下定决心,只准成功,不许失败。
他亲自到烟台一家科研单位,参观组培室,并引进其组培设备。
在进行组培的同时,他不失时机地又育了100余亩黑提苗木,以备不测,满足客户的需求。
他亲自与广告商作了策划,打出中原黑提王在新乡的招牌,让凡是愿种黑提的客户尽情地到新乡来,让这一皇室珍品走向老百姓的餐桌!
黑提的知名度大大提高,栽植黑提苗木们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但令人意外的事情又发生了,组培因技术问题,玻璃瓶内的小苗又黄又弱,达不到移栽入圃的要求;所育的100亩苗木,又因技术人员求胜心切,过多地施用了没有发酵的鸡粪和鸭粪,而将苗儿烧死。
不亚于要上轿啦,却忽地没有了新娘!这让谁都是难以承受的灾难!
温和的开发商也少有了温和,虽然没指着鼻子骂夏树让你是怎么搞的,但那无声无言的冷漠,也足以让他无地自容!
好在夏树让经历的打击太多了,有了一种处惊不乱处变不慌急中有智遇难呈祥的本领,他迅速改变了战术,立马与他在山东莱西夏三村周彦起那儿时曾供过苗的客户取得联系,摸清了他们所培育出的苗木的数量,采用低价包销的方式,把各种植点变成自己的苗木繁殖基地,把其生产的苗木垄断过来,仍以新乡的名义供货,保证了全国各地苗木用户的需求。其中新疆一种植三千亩的大户,也没有因为供不上苗木而改变合同。这一年,苗木的收入成了这家房地产开放商的主要收入。
老板和职工再没有冷淡与轻蔑。都以异乎寻常的心情崇敬着这位两鬓斑白的智慧无比的老人,暗中称他为姜尚、孔明、刘伯温!
夏树让收获的不仅仅是尊重。同时也收获了金钱,该他得到的报酬。
他这时已不是分文没有的叫花子,而是又有了冲刺财富的资本。
他又想启动起业己倒闭的他在南方时创办的公司,自然他忘不了王静,忘不了他给她的承诺。他给王静寄去了飞机票钱,让她速速赶到他的身边。
王静赶来了。
"我知道你会成功的!"她向他献上一束鲜花。
“我身边不能没有你!"他也向她献上一束鲜花。
"你打算在哪里安营扎寨?"
"北海,哪里磕倒,哪里爬起来!"
一老一少,两个年龄上虽然悬殊,但已是心心相应的人儿,毅然又飞向了令他们落过泪但不服输的地方!
(八)
北海人民欢迎他们。北海的大地袒露着宽广厚重的胸怀,等待着夏树让在这儿再有作为。
一百亩黑提,一百亩红提在这四季如春的土地上被栽种下去,又生长起来。上帝似乎怜悯了这位老愚公,给了两年的风调雨顺,黑提和红提示范均获得出人意料的成功,累累欲坠的硕果或黑悠悠、或红灿灿,高傲地悬挂在棚架下面,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道风景的存在,等于向世人宣告了一个真理:北果南移,可以成功!
榜样的力量是不可抑制的。黑提、红提的种植,一时风靡北部湾,甚至广西、云南、贵州等各地!给成千上万的农户带来富裕和充实。
夏树让终于无怨无悔,实现了梦中的理想。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忽地对大枣发生了兴趣。
诗经曰"八月剥枣。"枣与桃、李、杏、梅在古代被称为"中国五果” 。杜甫颂枣:"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牛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写大枣入药的古方达到58种之多;李时珍《本草纲目》对大枣的描述更淋漓尽致:"枣肉味甘,平,无毒。主治: 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除烦闷,止肠辟。调心肺,补五脏,治虚淡,调荣卫,和百药。坚志强力。"名医别录》说大枣"久服不饥似神仙。"民间更有"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的说法。
既然大枣这么好,为什么不可以把它做成一个产业呢?
什么冬枣、雪枣、梨枣、龙枣,都是生长在北方,秋冬才能成熟,如果夏季能让人们吃上鲜脆的大枣,那该是何等的诱人?又该有何等的效益?
"北枣难移!还是走葡萄的路子!"
他长年在我国南方奔波,知道南方的温差要比北方早一个月。如果将大枣在南方栽培成功,提前一个月出现在北方市场上,也一定能卖出好价钱。"人无我有,人有我特",这是市场经济下想要赢取最大效益的必由思路。他开始在南方寻找合作人以及建立基地的运筹。
又是一个偶然的开会机会,他认识了重庆市富森林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国军。这是一个颇有经济实力与思想见树的实业家,在永川县承包着万亩竹林,同样也有发展大枣的愿望。夏树让如同遇到知音,和付国军作了彻夜长谈。越谈越兴奋,一向办事果决的付国军表示,要作夏树让的合作第一人。
夏树让从北海移师到重庆永川,他的那位忠心耿耿的被赐为第一员工的小姑娘王静,也随他一同,来到巴蜀大地。
2005年4月,夏树让采用种植新技术,栽植了自己培育的国光红 枣系列,居然创造了一年三熟的奇迹:第一次结的果在7月成熟,第二次结的果在9月中旬应市,第三次结的果11月开摘。而且市场售价不菲,亩收入达到三万元。
新闻媒体报道了这一科研成果,在全国引起轰动。
金盾出版社率先出版发行了他编著的《我国南方怎样种好鲜食枣》一书:国家星火计划培训丛书编委会,也出版印发了他的新著《一年两熟,南方种植鲜枣新技术)),一时全国出现大枣热。
他在海南三亚建立起枣树苗木繁育基地,又在两广、云贵等省区建立了示范园。他的一年多熟的枣类新品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接受和推广。
最近,香港祥业集团董事局主席颜章根,听说了流浪科学家的事迹,分外感动。2013年春天,趁来广西考察的机会,专门约见了夏树让先生。颜章根先生在香港是名闻遐迩的从“三无小子”到“三有大亨”的亿万富豪,他紧紧握住夏老的手说:”咱们都有过共同的困苦经历,现在咱们又都有了造福于人民的资源与财富,让咱们携手,为实现中国梦,再搏一把吧!“他们打算在南宁东盟国际开发区,建立万亩大枣及时尚果品示范园,以满足时代的需要。
夏树让对最忠诚于他的员工王静,没有亏待,在她湖南老家贫困的山村里,帮她的父母盖起一座三层小楼。
夏树让的人生充满传奇。
夏树让是中国唯一不拿国家薪水的农业科学家。他长年流动在乡间民舍,田间地头,最懂得农民的甘苦,最懂得农民需要科学技术。他曾无数次地将自己的稿费买成自己写的科普书籍,无偿地分发给满手沾满泥巴的农民,受到农民朋友们的真诚拥戴和欢迎。据不完全统计,近30年先后培训过65万农民;印发各种科技资料20多万份,发报刊书等3万册。
夏树让老人虽年逾八十,但依然浪迹天涯。我们由衷地祝福他旅途愉快,平安幸福。
2013年3月26日下午又稿
2014-08-03 曹明绪 农业引擎博客 年过八旬的流浪科学家,农业战线上最可爱的人
欢迎光临 二维码.cn/搜一搜.cn/才能 (http://n.xn--g4tw0k.cn/hxc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