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cn/搜一搜.cn/才能

标题: 仁义为怀的传奇商人李尧南 为永春佛手茶的中兴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打印本页]

作者: chacheng    时间: 2015-5-7 00:19
标题: 仁义为怀的传奇商人李尧南 为永春佛手茶的中兴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李尧南是民国永春著名商人。他白手起家,经商有成,曾任永春县商会会长、县参议员;他爱国爱乡,仁义为怀,热心教育,又为永春佛手茶的中兴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其经商成就与德行操守,堪称创造“无永不开市”传奇的永春商人的杰出代表。


穷不坠志 少年成才

    李尧南,名德晔,别号友樵,尧南是他的字。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农历九月初一出生于达埔镇汉口村一个贫寒家庭。父亲以卖豆腐为生,在李尧南3岁时就去世了,当时李尧南的哥哥李尧墩也才6岁,整个家庭的重担就落到了母亲林格的身上。母亲辛苦操劳,靠给人纺纱和制麻缫(做劳动衣服用的)来抚养两个幼小的孩子。民国十六年(1927年)编纂的《官林李氏七修族谱》称赞她“茹苦含辛,百折千磨,不渝其志,……教子有方,性情柔淑,容止端庄,亲戚内外,爱敬怡怡,诚巾帼之大贤也”。母亲的勤苦耐劳与朴素教诲,培养了李尧南坚毅不屈的性格和仁义宽博的胸怀。


    李尧南的父母都不识字,母亲又供不起学费,所以李尧南只读了3年私塾,8岁时就辍学了。小小年纪的他,就要帮忙承担家里的劳动,与邻居到20多里外的山上砍柴来卖。11岁时,他在山上不慎摔倒,跌破额头,到老左眼角边还留下疤痕。

    李尧南13岁时到五里街一家中药铺当伙计。苦难的生活没有压垮他的上进之心。每天在艰苦繁忙的制药工作后(晚上10点多关店门),他就自学文化知识和练习书法,经常坚持到鸡鸣二遍才睡觉。有不懂的字或书法上的问题,经常到数里地之外去请教别人。“工夫不负有心人”,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10多年后,他不但谙练了中药药理,在文化(包括会计知识)以及书法方面也大有长进。

    药铺老板很识才,是李尧南的启蒙老师,看到他人才出众,在李尧南17岁时,便借给他一笔钱,介绍他和朋友去做生意。因为李尧南很吃苦,人缘又好,生意很快发展起来。奋斗8年,就和朋友在五里街盖了三层木头房,总算有立足之地。


    李尧南是很有名的孝子,从不惹母亲生气。1936年,正当苦尽甘来之时,母亲却不幸去世。据当时《崇道报》报道,李母“克勤克俭,教子有方,恩及乡里,人咸称之”,出殡之时,“送葬者,五里街方面有六七百人,家乡方面,几于全乡尽出,挽轴有二百余号之多”,可见其生前惠泽乡里,死后极尽哀荣。

    李尧南通过自学成才,学问相当于别人念十几年书,又练了一手好字,五里街有不少店名是请他写的(落款“友樵”),解放后他还曾为“达埔人民公社会场”、“永春县卧龙中心小学”、汉口村的“光华楼”等题额。1939年,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来永春普济寺静修,他主动结交,弘一法师特地写了一幅条幅送给他。他与泉州著名画家李硕卿也有较深的情谊,李硕卿鼓励他学习国画,还曾为他画了一幅肖像画。




作者: chacheng    时间: 2015-5-7 00:20
标题: 诚信经商 仁义为怀
诚信经商 仁义为怀


诚信经商 仁义为怀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是孔子在《论语》的话,也是李尧南的写照。李尧南不善于言辞,却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他以诚信经商,成就斐然,又能仁义为怀,乐善好施,广散家财,惠及里闾,至今为人所称颂。

由民国总理许世英题写的厝名

    李尧南的信誉很好。他在21岁定了一门亲,可惜女方17岁没有过门就病逝了。李尧南感到悲痛,但还是坚守信用,用轿子到女方家将姑娘的神牌抬回家,安放在大厅上。当时这件事轰动社会,大家都称赞李尧南是位良善君子,商人都愿意同他合伙做生意。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李尧南经香港到南洋、越南等地经商。他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积累了一些资财回国。1937年,他与朋友林庶应、潘泽徽合营三友公司,兼营和盛信局(解送侨汇)。
    1937—1939年,李尧南当选永春县商会会长,并担任永春县参议员。在此期间,他已是颇有声望的人,但他仍保持着富而不骄的品德。他常以“败事多因得意时”的训条告诫自己。他当商会会长期间,从不以权谋私。那时正值抗日战争前期,社会动荡,大米紧缺,他全家和居民同样配给劣质面粉。

崇节堂正门对联由清末翰林院编修陈培锟题写

    他富有了,不是用来挥霍享受,而是慷慨解囊,诸如为修路、筑桥、兴教办学、造林种茶以保持水土等社会公益事业捐资出力,做了以后,他也从不加以宣扬。1930年建造云龙桥时,就有他捐的款和注入的心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腐败无能,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而在监狱里的囚犯更是不用说了。有一次,永春县监狱里突发了恶性疟疾,势态迅速蔓延,如不及时救治和控制,其后果不堪设想。当时在永春城关的庄医生向社会呼吁捐款购药,李尧南立即积极捐助。此外,解放前永春县虎患严重,人们谈虎色变。1941、1942年,李尧南曾拨出专款作为猎虎者的奖励。
    还有一件他做过的好事至今仍被很多人记住。抗战时期,日机多次轰炸永春。一天,五里街民生路有一家以炸油条为生的孤儿寡母,正抬着一锅沸腾的油慌张地躲避日机的空袭,走在前面的儿子因踩空跌入排水沟,沸油从头部淋下,整个头部的皮肤都被烫熟,烫伤面积遍及上身大部分。李尧南立即出面请当时发明“宝命油”的著名拳师林宝山给予治疗,在林宝山的精心医护下得以治愈,治疗的全部费由李尧南和林宝山共同负担。孤儿寡母跪在李尧南面前磕头,说:恩情无法报答,只能请你叫孩子天天去拿油条吃。李尧南说,做点好事是应该的,不必挂在心里,并特别交代孩子们说:一条油条都不能白吃,我们做好事是积德,在社会中一定要做好人好事。
    1940年,由于李尧南厌恶当时社会弊端和社会秩序混乱,辞去商会会长职务,结束了三友公司的经营,回达埔汉口村建房休息疗养。由于子女多,居住困难。在朋友的帮助下,李尧南决定再盖房子。为了纪念母亲一生守节,他不顾友人的劝告,不盖在靠近五里街交通方便的地点,而是在偏僻的汉口村老家盖了一座两层洋楼——“崇节堂”。厝名“崇节堂”由民国总理许世英题写;正门一副对联“崇德报功承兹堂构,节衣缩食惠及里闾”,是清末翰林院编修、民国福建省政府财政厅厅长、新中国福建省文史馆第一任馆长陈培锟的墨迹,由此可见当时他在永春乃至福建工商界的重要地位。他和妻子心地善良,常常让来打工的人三餐吃完饭后还带饭回去给家人吃。这样持续三年多房子才落成。

崇节堂

    在家乡期间,李尧南力行自己的信条“节衣缩食惠及里闾”。村里村外,族亲或非亲的穷苦人,缺钱缺粮时找他借贷,他都会酌情借给。他还在家里常年备着常用药,治感冒腹痛的以及内服和外用药等,免费救济村民。
    解放前夕,永春流传着“鼠疫症”,天天死人。国民党政府无能,只用关人隔离,没给治疗。李尧南组织商人募捐买药给病人打针吃药,并带头卖掉做生意的布匹捐款,才制止了瘟疫的传播。他因此受到厦门报纸报道称赞,名声大振,但自己却破产了。
    1946年,随着家庭人口增加,李尧南感到长此下去会坐吃山空,就筹资去泉州经营远通商行(批发布匹,兼营侨汇信局),经商范围远及上海,还从五里街把布匹批发到大田、永安、尤溪一带。1948年,远通商行收盘后,他又回到永春筹办裕昇织布厂,1949年把工厂迁回老家达埔。



作者: chacheng    时间: 2015-5-7 00:21
标题: 佛手飘香 兴教育人
佛手飘香 兴教育人
    李尧南一生为永春做过不少好事,尤值得大书一笔的是,他为永春佛手茶远销海外及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民国年间由狮峰山出产的佛手茶畅销闽南和南洋

    永春县种植佛手茶始于清康熙年间,发源地是达埔狮峰山。20世纪30年代,为防止水土流失,以保溪圳的用水,李尧南在狮峰山购地植林,并与人创办官林垦植公司,大面积引种永春佛手茶,种茶和制茶一条龙生产,李尧南的哥哥李尧墩担任官林垦植公司的副经理。为方便管理茶园,李尧墩在狮峰的铜锣山上建屋,把家人也搬到山上去。当时佛手茶畅销闽南,并大量出口马来西亚、新加坡,走出国门。1938年《崇道报》还刊登了李尧墩所作的广告,称“名山产名茶”,“永西之狮峰岩,为本邑名胜之一,古产雀舌名茶,驰誉一时,数十年来,因失经营,以致荒废,同人等有鉴及此,乃组公司,积极垦植,栽种雀舌香、佛手种、铁观音等名茶,出品以来,茶翁雅士,誉为尽美”。当时国民党军师长李良荣(同安人)曾托李尧南买佛手茶,李尧南精选2斤装在金属盒里送给他。谁知李良荣喝上了瘾,写信再买几斤。
    厦门大学教授郑启五曾说:“以前老厦门人喝茶,永春佛手和安溪铁观音是同一个档次的好茶。可以说,佛手茶与铁观音是乌龙茶中的姐妹花。”李尧墩、李尧南兄弟为永春佛手茶的中兴发展和走出国门,功不可没。
    在教育方面,李尧南很早就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兴办教育的重要意义。他对贫困爱读书的人特别有同情心。凡是借钱交学费的,他都给,甚至不要人家还。据他的次女李淑珍回忆,从她懂事起,就知道父亲长期资助多名特困生读书,其中有曾任永春二中生物教师的郭培元,从小学到大学都给他学费甚至生活费。今年已97岁的郭培元,谈起“尧南叔”当年对他的帮助,仍是感恩不已。李尧南克己待人,平时自己生活很俭朴,只吃三餐,不吃点心,穿的都是粗布便衣,对于子女教育很严格,从不给零花钱用。

永春五中旧照(翻拍)

    李淑珍回忆说:“父亲给我母亲每月生活费都是15元(8个人口)。善良的母亲保持勤俭持家的本色,青菜几乎是自种的。只有在招待客人时才买鱼肉和豆腐之类,而母亲也几乎是让子女吃。记得有一次我向父亲讨要一双名牌的运动鞋(回力牌)。他要我暑假回去把花浇好了再买。我问父亲:为什么对别人那么慷慨,对自己家人怎么那么严格?他说,孩子要养成勤俭习惯,三餐有吃饱就行,生活要向下比。许多乡村人米汤没喝饱的还不少,我们每天还有一餐干饭吃,你们要争气,书要读好,才会做大事。”
    李尧南很重视孩子学习,买了很多参考书,每人有一张学习专用的桌,供念书写字之用,成绩在前三名内都有奖励。因此,他的子女学习都很勤奋,也都很成才。
    1937年秋,达埔官林李姓在李原忠出资倡导下,创办开明小学(狮峰小学前身),李尧南捐资协助。此外,他对永春中学(永春一中前身)、崇贤中学等也都有捐赠。1949年8月,为使莘莘学子方便上中学,李尧南和李世山等达埔热心教育人士聚议,组建达理中学校董会,李尧南被选为校董会董事长,并推李世山为校长。达理中学就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大好形势下,在热心教育的乡贤的齐心协力下创办了。私立学校需经省教育厅立案审批,当时学校虽按规定手续上报,但迟迟未接到批准文件。后来由李尧南和李世山联名致信时任中侨委副主任的李铁民先生,请他向福建省教育厅反映家乡办学情况,终于在1950年11月接到永春县人民政府转发省厅的批文。1953年12月,达理中学收归公办,改名永春第五中学。
    1952年,李尧南将狮峰山所种的成片林木和茶场无偿地献给国家。1956年,工商业改造时,李尧南又将裕昇织布厂献给国家,没领取赎买资金。裕昇织布厂改名为永春纺织厂后,李尧南任该厂副厂长。
李尧南是永春县政协第二、三、四、五届委员。1961年退休后,他还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坚持不懈地学习书法和国画。1967年8月6日因病去世,走完其传奇的一生。
桃源乡讯通讯员 林联勇 赵志强 文/图






欢迎光临 二维码.cn/搜一搜.cn/才能 (http://n.xn--g4tw0k.cn/hxcg/) Powered by Discuz! X3.2